感謝湖南水司對陶瓷濾料的高度認可,陶瓷濾料是節水提產、節能降耗的環保濾料
感謝湖南水司對陶瓷濾料的高度認可,陶瓷濾料是節水提產、節能降耗的環保濾料
炎炎夏日,如果沒有水會是種什么狀況?為此,株洲縣水司未雨綢繆,及早動手,提高產能,控制漏損,保障高溫季節供足水、供好水、安全供水,讓縣城10多萬居民用水無憂、安全度夏。
株洲縣淥口水廠始建于1971年,是株洲縣城的一座水廠,設計處理能力為3萬噸/天。近年來,隨著株洲縣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,用水單位和人口大增,造成供水能力不能滿足用水需求,面臨供水緊張狀況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:“去年夏季供水高峰,公司日供水量達到了52000噸。” 為滿足用水需求,淥口水廠只能超負荷運行,日供水量達到4.1萬噸,加上從市自來水公司調水,才勉強應付了過去。然而,用戶持續增加,用水量持續增大,供水緊張問題日益突出,就像一塊大石頭壓在公司經理宋毅的心中。他反復強調:“保障縣城10多萬居民有水用,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!”但是,調水通道沒有完全打開,調水能力有限,供水缺口只能靠自己解決。株洲縣水司責任上肩,直面挑戰,主動作為,通過“內提外降”積極應對“水困”。
內提,就是從完善基礎入手,加大設備設施更新改造,提高自來水的生產能力。
從泵房改造升級做起,更換了一臺新泵機,提高取配水能力。其次是改造濾池,選用新型瓷砂(購于萍鄉東橋瓷廠)作濾料,濾池工藝性能大幅提升,濾后水濁度穩定達標,濾池反沖洗時間縮短,反沖洗周期延長。淥口水廠張助理介紹:“原來反沖洗一次要十五六分鐘,現在只要七八分鐘;原來反沖洗一次只能保八九個小時,現在能保三十六個小時,其節約用水換算到的話,每天節約用水200噸左右。”濾池改造后,濾速加快,產能提升,水質能否得到保障成為新的問題。株洲縣水司積極探索試用消毒新工藝,采用電解食鹽水現場制備次氯酸鈉消毒,合理布局設置濾前濾后投加點,幾經調試調整,濾后余氯穩定控制在國標范圍內,管網水質也全部達標,全面提升了供水水質。通過上述一系列改造,淥口水廠的供水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,水廠張助理開心地告訴記者:“我們的心里松了好大一口氣。”
外降,就是從管網管理入手,提升管網運行效率,降低產銷差和管網漏損。
縣鎮供水企業普遍存在漏損率高的問題。株洲縣水司也不例外,產銷差、漏損率一直居高不下,意味著巨大的水量損失。在生產工藝能力受限的情況下,唯有降低漏損才能緩解供水緊張。為此,公司下定決心年內產銷差至少再降5個點。圍繞年度目標,完善控制方案,舉全司之力,“多管齊下”降差降漏:實施檢漏服務外包,提高檢漏成效,通過招標比選確定探漏隊伍,對全城供水管網進行全面的探漏檢測,發現問題,及時處理,該換管的換管,該維修的維修,堅決堵住漏點;建立并實施DMA分區計量管理,采用DMA獨立計量進行區域流量分析,合理調度管網壓力,防范爆管泄漏,通過夜間小流量監控,及時發現爆漏點及時搶修堵漏;加大管網巡視和稽查力度,及時發現處理消防栓漏水,依法依規打擊處理違章用水行為,規范供水秩序,減少自來水的浪費。據測算,在滿足高峰日用水量3萬噸的情況下,漏損率降低5個百分點,日供水量可減少近4000噸,將有效緩解淥口水廠供水緊張局面。
端午已過,供水高峰期即將來臨。株洲縣水司通過提高產能和降差減漏,加上科學調度清水池水位和管網壓力,進一步完善供水保障應急方案,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“水荒”之困,為全力保障迎峰度夏安全供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。公司有員工感慨:“多虧并入了株洲市自來水公司,才能讓我們在水荒面前有辦法、有能力應對!”
據悉,公司于2016年3月整體并入株洲市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。并入后,被不斷注入先進工藝技術及管理理念,持續改善基礎設施和供水環境,優化服務內涵和質量,老水廠煥發出新的生機,迎來事業再次騰飛的春天!